↑点击参加
春分时节寒暑平
正是疏肝健脾调阴阳的好时候
民间又有“阳春三月三,荠菜比灵丹”一说
也道出了荠菜清肝明目、中和脾胃的功效
由县传媒中心联合县文旅体局推出的
“廿四节气·寻时觅食”栏目
今天
一起去美丽乡村“野”起来!
尝尝春天养肝的第一“野”蔬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一首《鹧鸪天》,道尽了荠菜对春天的守望。罗星街道鑫锋村的春天,“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恰遇小道旁的“荠嫩厥肥一抹绿”,便成了乡村独有的春意点缀,让人喜出望外。
荠菜的叶片细碎如星,茎秆纤细却充满韧性,即便在石缝间、瓦砾堆里,也能倔强地探出头来。店家李静萍选择在鑫锋村打造的“音乐岛”,开了一家名为“如来”的素食餐厅。春风拂面,迎来大自然馈赠的她,带上剪刀、携着竹篮,埋头在地里挑荠菜,直到腿麻眼花,才罢休。
在嘉善,春天的荠菜有诸多吃法,每一样都以“本味”为先。揽着满满一篮子的荠菜,李静萍也计划好了春日主题菜单。新鲜的荠菜摘回来,不紧不慢地挑一挑,在清凌凌的水里过上一遍,焯水后捏成荠菜团,并切成小段备用。接手的主厨秦璐刚,按照店家的食谱,准备大显身手,做两道别致却不失原汁的美食。
当荠菜成为丸子主角——
在秦璐刚的快刀之下,豆制品制作而成的素肉和新鲜的胡萝卜被切成碎粒,与荠菜段混合,顺时针搅拌成糊状,香油、竹盐浸润其中,便无需其他佐料了。小小的铁勺在主厨手中成了魔法棒,一挑一放,一个个荠菜丸子便在沸腾的水中成型、慢慢漂浮欢腾起来。一旁,由虫草花、蟹味菇、羊肚菌熬制的汤底,香气早已蔓延了整个厨房。把荠菜丸子放入鲜香的汤底中,春天的第一道佳肴——荠菜丸子菌菇汤便可上桌。
咬上一口专属“春天”的丸子,味蕾瞬间丰富——荠菜的清香、素肉的Q弹,再喝上一口菌菇汤,清新鲜美的滋味深深根植在食客心间,仿佛与早春约会、与故友重逢一般。
当荠菜“藏”了起来——
荠菜段如果“撞见”松子仁和春笋粒后,又被半透明的春卷皮包裹起来。大如小儿拳头的水晶荠菜包,在片刻间制作而成,再将其浸润于热过后的植物燕麦奶里,点缀上散发九层塔清香的清油,第二道春菜便以清雅装扮登了场。李静萍给它取了一个俏皮的名字——荠菜石榴包。
来了的食客,每人都会点上一盆,咬一口还有汩汩荠菜汁流出,口感细腻,清香十足,且助消化、去油腻。一边吃皮、一边“咬春”、一边喝汤,仿佛是舌尖的踏青之旅,亦是自然赠予的时令诗。
两道美食,初看是平凡人家最为简单的寻常食物,深究却既有“返璞归真”的追求,又有简素生活的向往,正符合李静萍选择鑫锋村开这样一家素食餐厅的初衷。
“鑫锋村这几年依托美丽乡村建设,文旅业态有‘声’有‘色’,‘小而美’的特质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这家素食餐厅自2024年开业以来,每周还会举行读书会,李静萍说,希望自己的“如来”可以给到此的食客“去掉”焦虑,拥抱自然,重归平静。
“荠生济济,故谓之荠。”广袤大地上的荠菜,年复一年滋润着每一个爱它之人的味蕾。它虽然生命短暂,却复生不息,创造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春野的记忆。仿佛有了它的维系,人与自然与春天便有了更久的牵绊,人与至亲邻友便有了更深的惦念。这个人间三月天,不如带上家人朋友,去嘉善的美丽乡村,尽情得“野”上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