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上次更新於 209 天前,期間穩定版本沒有相關更新截至目前穩定版本(U56-674504更多),本詞條所述內容沒有出現在更新日誌中,但頁面中的其它資訊可能會受到影響。本頁面反映的遊戲版本:U34-475497更多。
低溫蒸氣噴口
一處高壓噴孔,定期噴出蒸汽。
ID
GeyserGeneric_steam
尺寸
寬 2 高 4
裝飾
10(範圍:2 格)
最高壓力
5 千克
產物
110 °C 的 蒸汽
調諧
消耗
漂白石 50 千克
效果
產量:+20%產物溫度:+20°C持續時間:600 秒
產率(98% 區間)
噴發期產率
2.97 ~ 12.17 千克/秒
活躍期產率
1.89 ~ 3.11 千克/秒
全週期產率
1.04 ~ 2.02 千克/秒
噴發期產量
504.50 千克 ~ 2.58 噸
活躍期產量
44.47 噸 ~ 193.71 噸
間歇泉參數配置
間歇泉類型ID
steam
活躍期平均產率
1000 ~ 2000 千克/週期
噴發週期時長
60 ~ 1140 秒
噴發期占比
10% ~ 90%
活躍週期時長
25 ~ 225 週期
活躍期占比
40% ~ 80%
構成
主要元素
深淵水晶
質量
2 噸
初始溫度
99 °C
低溫蒸氣噴口是可持續的淨水來源。開放的低溫蒸氣噴口只能在濕地和叢林生態中生成且會確保生成一個。
在噴發期間,超壓會阻止產物的生成,允許排放的最高壓力為 5 千克。排放的半徑為 2,這意味著即使中心方格壓力過大,只要周圍十字範圍內的格子有效並未被阻擋(中心格不是固體),它也可以繼續噴發。判定的中心為最左邊的0 號元素底座向右 1 格 向上 2 格。實際遊戲中,這意味著如果蒸汽冷凝的速度不夠快,在狹窄空間中的噴孔可能會迅速超壓,從而損失蒸汽產量。如果所有 5 個格子中都存在液體(不限種類和質量,但不能全都超過最高壓力),噴孔會播放噴發動畫但不產生任何物質。
技巧
在沒有額外加熱的情況下,低溫蒸氣噴口不能直接驅動蒸氣渦輪機,因為蒸氣渦輪機需要蒸汽溫度高於 125°C。
只需要一次調諧,就可以讓低溫蒸氣噴口產生的蒸汽可以驅動蒸氣渦輪機,同時完成產生電力和蒸汽冷凝.但是要注意蒸汽機的冷卻中.如果將冷水機放入蒸氣噴口所在的蒸汽室中.那麼需要設定氣壓感測器,以防止低氣壓,冷水機散熱時快速升高周圍蒸汽溫度而過熱.
透過使用超級冷卻液,可以用產生的蒸汽平衡蒸氣渦輪機和冷水機的電力,使其自主執行。雖然如果沒有工程師的調整,它仍然不會產生多少的淨髮電,但它可以提供一個強大的額外冷卻中迴路[1]。加入工程師的調整效果後該裝置可以產生大量的電力。
使用水作為冷卻中劑的冷水機循環效率較低,可以作為遊戲中期的可再生冷水來源。雖然它消耗的能源比蒸氣渦輪機產生的能源多,但它不需要使用太空材料建造。
只需要一個輸入口達到 125°C 蒸汽輪機即可啟動,這可用於節省冷水機使用的部分電力。透過仔細調整,可以透過這種方式使得系統實現少量正功率,儘管這很難可靠地實現,因此仍然建議依賴其他能源平衡負載。
加熱蒸汽最方便的來源是使用鋼製成的冷水機冷卻中蒸氣渦輪機排出的水,並將熱量釋放到間歇泉產出的蒸汽中。
噴孔排出的蒸汽溫度為 110°C,因此用水前需要冷凝。
冰息蘿蔔不能直接冷卻中蒸汽,因為它們能生長的最高溫度比冷凝點還低 5 度。
蒸汽會在 97.4°C 凝結成水,因此只需要帶走蒸汽降低 13.6°C 所放出的熱量。如果使用時不需要低溫水,使用高熱導率的管道和超級冷卻液建造冷卻中系統可能會顯得多餘。
最基本的布局是使用散熱板(幾乎任何材料都可以,與氣體相比,所有固體的熱導率都高)填充噴孔後的背景,直至連接到牆壁。它將增加接觸面積並最終將熱量導入到牆壁中。這樣就能以與未開發的噴孔相同的方式緩慢加熱周圍環境,但速度更快。
下一步可以在蒸汽室旁邊建造裝有冰息蘿蔔的密封氫室。使用金屬磚作為共享牆壁並將其他部分絕熱以將熱量引導至冰息蘿蔔。
如果已有一個用於冷卻中基地的液體或氣體循環(例如由冷氣機冷卻中的氫,注意它的效率不如冷水機),則將管路透過噴孔產出的蒸汽可能會是個很方便的冷卻中方式。
電解槽、研究、食物壓製器、沖水馬桶、洗手台和淋浴間可以使用高溫水。
如果需要進一步冷卻中(例如灌溉 毛刺花和雪地小麥),最好使用專門的冷卻中裝置。
站外連結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_Mhe1OWRwA
間歇泉
氣體
高溫汙氧噴口 • 低溫蒸氣噴口 • 低溫氯氣噴口 • 二氧化碳噴口 • 氯氣噴口 • 天然氣噴泉 • 帶菌汙氧噴口 • 氫氣噴口 • 蒸氣噴口
一般液體
溫泉 • 鹽水噴泉 • 二氧化碳噴泉 • 汙水噴口 • 低溫汙水噴泉 • 低溫鹽水噴泉 • 原油裂縫 • 液態硫噴泉
岩漿/金屬
銅火山口 • 鐵火山口 • 火山口 • 金火山口 • 小火山口 • 鋁火山口 • 鈮火山口 • 鎢火山口 • 鈷火山口